逐星快报 影视 陈都灵《雁回时》人设崩塌?童年创伤与复仇心理分析

陈都灵《雁回时》人设崩塌?童年创伤与复仇心理分析

童年创伤却成复仇助燃剂

女主庄寒雁的童年堪称古偶悲惨天花板:无父无母、寄人篱下、遭受欺凌虐待,甚至养父被弑。然而,如此巨大的童年创伤下,女主却奇迹般地成长为情绪稳定、谋略过人的完美形象。

“影视剧常将悲惨身世美化成’狼性培养皿’,似乎创伤越狠,复仇助燃剂越猛。”

心理学研究表明,童年缺爱会在内心留下深刻创伤,导致不安全依恋。真实受害者往往表现出两种极端:要么疯狂索爱,要么强装独立。剧中庄寒雁过于完美的情绪管理,让这个角色显得不够真实。

磕不到的母爱,病态的反哺

剧中母女关系的刻画存在严重问题。母亲以恨掩爱的设定本就不合理,而女主面对冷漠母亲时的反应更是违背心理学常识。本该极度缺爱的庄寒雁,竟然毫无恨意地接纳母亲,甚至角色颠倒成为保护者。

“这种错位病态的母女情,磕不到也不足为奇了。”

相比之下,《知否》中盛明兰的成长因为有祖母的引导而显得合理,《玫瑰故事》的苏更生也因获得专业心理帮助而完成救赎。而庄寒雁缺乏这样的支持系统,却奇迹般地完成心理重建,实在难以令人信服。

磕不到的CP,功能型恋人

男主傅云夕被塑造成典型的”功能型恋人”,他爱上的是女主强大的外壳,而非真实的内心。这种”慕强式”的爱情无法真正治愈女主的童年创伤。

“这种’慕强式’的吸引,本质是对另一半创伤防御心理的认同而非接纳。”

相比之下,《知否》的顾廷烨和《长相思》的相柳之所以让观众动容,正是因为他们看到了女主内心的脆弱,给予了无条件的接纳。这才是现代女性真正向往的爱情模式。

最后要提醒观众:爽剧看看就好,千万别相信”童年苦难成就后天强者”的毒鸡汤。父母之爱才是人生幸福的最强托底,及时的拥抱比所有复仇爽剧都更有力量。

本文来自网络,不代表逐星快报立场,转载请注明出处:

作者: 娱乐内幕人

返回顶部